11月7日,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和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,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國際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召開。包括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、諾貝爾
物理獎獲得者
丁肇中,俄羅斯科學院院長謝爾蓋耶夫等50余位國際頂尖科學家應邀參加。
|0f\>X I 8Z3+S)6 4)j<(5 據媒體報道,丁肇中第一個上臺作《與中國科學家合作四十年的物理學研究成果》報告,主辦方考慮到他已83歲高齡和身體因素,安排了座椅,但他堅持撤掉座椅,嚴肅地說:“Take it out”,全程站著完成了近一個小時的中文報告。在報告中,他表示,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有限,還有待拓展甚至改變。
Rl5}W\& n]Dq 記者注意到,報道中提到,丁肇中“特意把英文報告改成了中文”。上述兩個細節,讓網友稱贊為“要求嚴格的大家風范”。
\f66ipZK* A94VSUDA: 據現場照片顯示,丁肇中現場還演示了1976年10月21日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,美國物理學家費曼發給他的賀電:“你所發現的新現象,是我沒有預料到也沒有了解的。為什么諾貝爾獎要發給你呢?不要因為獲獎,就認為自己變成專家。”
<2cq 0*$ `MTOe1 據公開
資料,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國密歇根州安阿伯城,是實驗物理學家,1976年獲諾貝爾獎,1994年成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。
&I(|aZx?J i0AC.]4e" 1974年,他與美國加州斯坦福
大學教授里希特幾乎同時發現新的基本粒子-J粒子,即第4種夸克的束縛態,因而同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美國政府的勞倫斯獎。
hChM hc WZO#(eO` 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,丁肇中用中文發表了自己的演講,這在諾貝爾獎的頒發歷史上是第一次。
=D[h0U L<QDC 1975年以來,丁肇中多次應邀來中國訪問并進行學術交流,受聘為中國科技大學名譽教授,1992年被中國科技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。
+H<%)Lk J Ne9
.wd 1994年6月,丁肇中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,后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。
p>}N9v;Bo *<0g/AL 記者注意到,除在中科院擔任外籍院士外,丁肇中還在國內多個高校、科研機構擔任職務。
zIAMM fGe{7p6XV* 2003年4月,他出任上海交通大學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名譽主任;2012年12月,他受聘擔任哈爾濱工業大學“空間環境地面
模擬設施”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咨詢委員會主席;2013年3月,獲聘為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特別顧問。
c//W#V2Q 8 Zj>|u 2014年,他受聘為中國科學院大學名譽教授,2015年9月,他受聘為四川大學名譽教授。
v'@LuF'e8
Y-{spTI 值得一提的是,丁肇中的祖籍是山東日照濤雒鎮,他曾多次回鄉訪問,先后為丁肇中實驗中學、丁肇中科技館揭牌。
Ol-'2l :<(<tz7dj 10月18日上午,日照發展大會在日照國際博覽中心召開,丁肇中專門為大會發來了賀信。
G?_,( ./g#< 他在賀信中寫道:“日照市是碧海藍天、空氣新鮮、風景優美的城市,沙灘細致的海岸,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希望日照市能保持獨特的自然景色。更希望日照市的青年學子對自然科學有興趣,長期為無污染的新科技和人的新知識做出貢獻。”
#62ww-E~ }N|/b"j9 2004年7月,中央電視臺組織魅力城市評選活動,受時任日照市長邀請,丁肇中擔任了日照市推薦人。他在推薦時介紹,“日照的沙灘、水和夏威夷非常接近,甚至比夏威夷的沙灘還要好。”